全部分類
毒理學資料
毒性:屬低毒類。
急性毒性:LD50 5000mg/kg(大鼠經口);LC50 12124mg/kg(兔經皮);人吸入71.4g/m3,短時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時,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時,中毒癥狀出現。
刺激性:
人經眼:300ppm,引起刺激。
家兔經皮:500mg,中度刺激。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豚鼠吸入390mg/m3,8小時/天,90~127天,引起造血系統和實質性臟器改變。
致突變性:微核試驗:小鼠經口200mg/kg。細胞遺傳學分析:大鼠吸入5400μg/m3,16周(間歇)。
sheng zhi毒性:大鼠吸入好低中毒濃度(TCL0):1.5g/m3,24小時(孕1~18天用藥),致胚胎毒性和肌肉發育異常。小鼠吸入好低中毒濃度(TCL0):500mg/m3,24小時(孕6~13天用藥),致胚胎毒性。
致畸性:雌性大鼠孕后7~20d吸入好低中毒劑量(TCLo)1800ppm,致中樞神經系統發育畸形。雌性小鼠孕后6~15d經口染毒好低中毒劑量(TCLo)8700mg/kg,致顱面部(包括鼻、舌)發育畸形。雌兔孕后6~18d吸入好低中毒劑量(TCLo)100ppm(6h),致泌尿sheng zhi系統發育畸形。
毒性描述:具有麻醉作用,對皮膚的刺激作用比苯強,吸入甲苯蒸氣時,對中樞神經的作用也比苯強烈。吸入8小時濃度為376~752mg/m3的甲苯蒸氣時,會出現疲憊、難受、錯覺、活動失靈、全身無力、嗜睡等癥狀。短時間吸入2256mg/m3濃度的甲苯蒸氣時,會引起過度疲憊、激烈興奮、難受、頭痛等。長期吸入低濃度的甲苯蒸氣時,造成慢性中毒,引起食欲減退、疲勞、白血球減少、貧血。甲苯還可經皮膚吸收,溶解皮膚中的脂肪,應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純制品未見對造血系統的影響及染色體損傷作用。嗅覺閾濃度140mg/m3。TJ36—79規定車間空氣中好高容許濃度為100mg/m3。
代謝與降解:吸收在體內的甲苯,80%在NADP(轉酶II)的存在下,被氧化為苯甲醇,再在NAD(轉酶I)的存在下氧化為苯甲醛,再經氧化成苯甲酸。然后在轉酶A及三磷酸腺苷存在下與甘氨酸結合成馬尿酸。所以人體吸收和甲苯16%-20%由呼吸道以原形呼出,80%以馬尿酸形式經腎臟而被排出體外,所以人體接觸甲苯后,2小時后尿中馬尿酸迅速升高,以后止升變慢,脫離接觸后16-24小時恢復正常。一小部分苯甲酸與葡萄醛酸結合生成無毒物。甲苯代謝為鄰甲苯酚的量不到1%。在環境中,甲苯在強氧化劑作用或催化劑存在條件中與空氣作用,都被氧化為苯甲酸或直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殘留與蓄積:據WHO1983年報道,甲苯約有80%的劑量以馬尿酸(苯甲酰甘氨酸)的形式經腎臟而被排出體外,而剩余物則大部分以呼吸的形式呼出。另一研究表明,約有0.4%-1.1%的甲苯以鄰甲酸的形式被排出。在通常情況下,馬尿酸在終止接觸24小時后幾乎全部被排出,但若是職業性接觸(即每天重復接觸8小時,16小時不接觸),在工作周期內馬尿酸會有蓄積,周末即可恢復至接觸前水平。尿液中的馬尿酸含量會因攝入食物種類的不同而有較大變化,因此不能以尿液中的馬尿酸含量來推斷甲苯吸收量。但在群體調查中,尿液中的馬尿酸含量對于判斷有無甲苯吸收有一定的準確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