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證:膠帶扎蔬菜,不會有危害

核心提示:近日,關于捆扎蔬菜的膠帶有毒、甲醛超標10倍,長期食用這樣捆扎的蔬菜可能致癌的說法,再次在互聯網上熱傳。這些說法有根據嗎?
       近日,關于捆扎蔬菜的膠帶“有毒”、“甲醛超標10倍”,長期食用這樣捆扎的蔬菜可能致癌的說法,再次在互聯網上熱傳。這些說法有根據嗎?
640.webp (1)
膠帶捆扎會有殘留甲醛轉移到蔬菜中嗎?


膠帶多用于超市貨架或室內農貿市場,與蔬菜接觸時間短,甲醛水溶性揮發性均強,很難轉移到蔬菜中。


       “我們常見和使用的膠帶都由基材黏合劑兩部分組成。平時捆扎蔬菜用的膠帶,一般以聚丙烯薄膜為基材,經過涂抹黏合劑制成。”


       農業部農產品包裝材料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鐘鋒介紹:有些黏合劑在制作過程中,甲醛作為輔料,未完全反應,就可能會存在少量的殘留。我國國家標準GB 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明確規定,甲醛可用于食品接觸性黏合劑生產,
最大殘留量應小于15毫克/千克。

       農業部農產品包裝材料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蔣立茂說:“目前我國還沒有食品專用膠帶,但對食品接觸材料有嚴格的質量安全標準和規定。”


       如即將實施的GB 968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劑使用標準》中明確列出了食品接觸材料黏合劑允許使用的添加劑清單,GB/T10004—2008《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 干法復合、擠出復合》明確了食品包裝用塑料膜的質量安全標準。


       “嚴格按照相關標準生產的膠帶不會對蔬菜質量安全產生影響。”蔣立茂說。


       河北新發地園區入駐果蔬經銷商4100余家,日均交易量1.5萬噸。


       據河北新發地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尹麗芬介紹:農產品在從產地到農批市場過程中,都是大宗包裝儲運,并無使用膠帶現象;傳統農貿市場攤販銷售大都以散賣為主,也較少用膠帶。膠帶多用于超市貨架或者室內農貿市場,主要是供貨商為方便計量計價采取的分揀分裝措施。


       “塑料膜和黏合劑都是聚合物,在常溫放置的條件下很穩定,降解釋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極小。”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食品檢測所副所長李碧芳說。


       
蔬菜捆扎用的膠帶只有很窄的一條,其甲醛殘留量很低,而且與蔬菜接觸時間較短,同時甲醛的水溶性和揮發性很強,很難在蔬菜表面積累。

近期檢測是否發現膠帶捆扎的蔬菜甲醛超標?


農業部近兩年排查和評估中,膠帶捆扎的蔬菜樣品甲醛含量低于檢出限

 

640.webp (2)

       記者查得,“膠帶捆扎蔬菜甲醛超標”的說法,2013年、2016年均在網絡上流傳過。

       2016年7月,針對市民的顧慮,深圳市質檢院配合深圳市食藥局在當地6家超市隨機抽檢了11個膠帶捆綁蔬菜樣本,對膠帶直接接觸部分的蔬菜甲醛殘留量和甲醛遷移量等指標進行檢測。


       由于膠帶未納入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許可范圍,這次檢驗參照了全國食品整治辦[2008]3號《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GB 9690—2009《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衛生標準》、GB/T10004—2008《包裝用塑料復合膜、袋 干法復合、擠出復合》進行評價。檢測結果表明,11個蔬菜樣品中并未檢出甲醛,11個膠帶僅檢出微量的甲醛(范圍在0.13—0.19毫克/平方分米)。


       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膠帶檢測時,所用的膠帶面積為1平方分米,而且按照國標規定,需要在60℃的4%乙酸中浸泡2個小時。而蔬菜在實際售賣過程中,與膠帶的接觸面積遠低于1平方分米,接觸溫度為室溫(遠低于實驗時的60℃),也不會遇到實驗時所采用的極端酸性條件,
因此并未在蔬菜樣品中檢出甲醛。

       農業部農產品收貯運環節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專項,近兩年對蔬菜捆扎帶質量安全也進行了摸底排查和驗證評估。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研究員王鳳忠說,結果表明,大部分捆扎帶中的甲醛殘留量均符合國家標準,尤其是“三品一標”(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專用捆扎帶,甲醛殘留量不超過2毫克/千克,遠低于國家規定的食品接觸性黏合劑中甲醛最大殘留量15毫克/千克。


       
調查驗證僅發現極個別捆扎帶檢出甲醛超標,經研判,可能來源于工業膠帶小作坊。另外,對膠帶捆扎蔬菜中甲醛含量進行驗證的結果顯示,所有樣品甲醛含量均低于檢出限。

是否需要“談甲醛色變”?

微量甲醛普遍存在于水產品、果蔬等食品中,含量極低,水洗和烹飪可有效去除。

640.webp (3)


       “甲醛易溶于水,高溫時易揮發,水洗和烹飪都是有效的去除辦法。”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范蓓博士說,微量的甲醛普遍存在于水產品、水果、蔬菜、牛奶等食品中。


       不同食品中產生甲醛的機制不同,例如魚肉中有一種“氧化三甲胺”,在酶或微生物的作用下會分解產生甲醛;蔬菜通過呼吸作用,在細胞代謝過程中產生微量的甲醛。一般來說,新鮮果蔬中甲醛含量絕大多數都在每公斤1毫克以下,最高每公斤不會超過5毫克。某些動物產品中的甲醛含量稍高,如新鮮魷魚每公斤甲醛含量約為20毫克。


離開劑量不能談安全

每日攝入多大劑量的甲醛,會對人體產生實質性的危害?

       王鳳忠提供了一組美國環保署的數據:甲醛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2毫克。他解釋說,按照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成年人計算,每日甲醛攝入只要不超過12毫克,就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大部分食物中甲醛本底含量都很低,以白菜為例,每公斤白菜的甲醛本底含量約為1毫克,也就是說攝入12公斤未經清洗烹飪的白菜才可能會超過每日允許限量。


文字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系樂膠網小編 


 

微信圖片_20170503180125

?
[ 資訊頭條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