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硅膠粘劑:跨國公司經驗可借鑒

核心提示:有機硅膠粘劑:跨國公司經驗可借鑒

中國有機硅產業該如何做大做強?

有機硅產業有三大短板

最近短短的10多年時間里,國內有機硅企業將甲基氯硅烷產量不斷推向新高。目前我國甲基氯硅烷產能接近300萬噸/年,初級形式環硅氧烷實際產量接近100萬噸/年,產能與產量在世界上都已名列前茅。

以生產單體為主的一些企業也實現了普遍盈利。2017年,新安、合盛、東岳、三友等主要有機硅企業均實現盈利。如新安股份實現凈利潤5.33億元,同比增長586.87%;合盛硅業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億元,同比增長132.81%。

但是,國內有機硅產業也存在不少短板。

一是銷售收入不高。

從國內主要生產企業來看,按營業收入和銷售量折合成美元,新安、合盛、三友、興發每噸環硅氧烷的產值分別為5184美元、5281美元、3633美元、3072美元。而據筆者估算,德國瓦克、日本信越每噸環硅氧烷的產值為7200~9400美元,比國內企業高出很多。

二是產品檔次低。

國內企業的產品多為環硅氧烷、生膠、混煉膠和107膠等初級低端產品;高端下游制品仍存在牌號少、檔次不高等問題。雖從經濟效益看企業可以盈利,但只依靠這些低端產品,銷售收入和盈利水平難以高上去。

三是初級形式環硅氧烷的出口收益低。

盡管2017年我國出口初級形式環硅氧烷的量突破21萬噸,但出口均價僅為進口均價的47.5%。

事實上,我國一方面大量出口環硅氧烷,另一方面又源源不斷進口附加值高的有機硅產品。2017年,我國出口環硅氧烷21.36萬噸,出口均價2970美元/噸;進口環硅氧烷12.1萬噸,進口均價6250美元/噸。我國成為以去料加工換取跨國公司高附加值有機硅產品的生產大國,這是我們極大的短板。

跨國公司經驗值得借鑒

該如何補齊中國有機硅產業大而不強的短板?跨國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鑒。

一是建技術服務中心。

設立技術服務中心幾乎是所有跨國公司共同的做法。他們有專為行業服務的中心,如電子、汽車等;也有為某一工藝建立的中心,如日本信越建有硅橡膠模塑和加工的技術服務中心。中心通過增加模塑機械,向客戶作工藝說明和產品展示,以此提高銷售能力。信息還顯示,近年來不少跨國公司到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新興國家建立技術服務中心,以搶占先機。

二是抓關鍵、抓熱點。

醫用有機硅是當前一些跨國公司投資的熱點。例如道康寧2017年2月擴大了其新的醫用級有機硅產能。除了采用技術提高產品舒適性外,道康寧還安排了許多工程師提供培訓、技術支持與測試,幫助客戶了解公司的醫用級有機硅產品性能,并幫助客戶設計新產品。

三是不熱衷于擴大單體產能,而是擴大特種有機硅產品產能。

近幾年國外尚無新建或擴建有機硅單體大廠的信息,而卻有削減環硅氧烷產能的報道。如2016年11月,邁圖削減了在德國Leverkusen的環硅氧烷產能,每年可因此節省運營費用1000萬美元,其所需部分環硅氧烷將通過長期合同外供。

特種有機硅產能的擴大是跨國公司的重點。如信越公司在新潟直江津新建的有機硅生產裝置,定于2018年5月完工,將生產官能硅烷和各種批量小的產品;瓦克公司擴大其在印度加爾各答附近Antala的Metroark工廠的特種有機硅產能,達6000噸/年;BRB有機硅合成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的有機硅合成裝置于2016年6月投產,主要生產乙烯基硅油、低黏度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機硅聚醚、擴鏈劑、交聯劑、有機硅乳液等。

四是深入開發老產品。

高溫膠、液體膠都是業內熟知的老品種,但各跨國公司都在不斷下功夫深入開發,讓老樹開出新花。如信越美國公司推出擠出級高稠度硅橡膠(HCR),一種用于擠塑型材,一種用于飲料業、保健品的膠管和建筑部件。另外,瓦克在布格豪森和張家港都增建了液體硅橡膠生產裝置。

從老產品中衍生出來的高性能產品也層出不窮。如道康寧推出紫外線固化、光學透明的單組份黏結膠;3M公司開發成功符合低揮發性有機物要求、能噴射使用的6種有機硅膠黏劑。

五是深耕細作延伸產品鏈、豐富產品樹。

以研發生產有機硅、硅烷偶聯劑著稱的美國Gelest公司,曾開發出耐熱、伸長率5000%的有機硅彈性體。該公司前不久又開發成功反應速度快、黏結性能好、機械強度高、毋需將底材進行濕氣活化的活性硅烷偶聯劑;還推出沒有揮發性有機物,能避免藻類生長、保護涂料的硅基殺菌劑。

六是加大科研投入。

以瓦克公司為例,他們認為合作研究的方式對開發新的業務領域更快、更有效。該公司2017年科研投入5860萬歐元,是其銷售收入22.002億歐元的2.66%;研究開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占比5.3%。這表明外企不僅看重當前的效益,也十分看重可持續發展的后勁和潛在的競爭力。

七是強化管理。

跨國公司不但以未來市場為目標安排基礎性研究,而且注意當前能源和原料消耗指標,以提高設備利用率、投資回報率等手段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轉型升級已到關鍵時刻

通過借鑒跨國公司的經驗,我國有機硅產業可從以下方面作出改變。

一是認清短板。

目前國內企業的主產品多為初級低端產品,每噸環硅氧烷所創造的銷售額與跨國公司相比有較大差距,為此要及早轉型升級。

此外,企業應意識到有相當數量環硅氧烷出口的事實,說明已顯現結構性過剩的苗頭。如果繼續擴大產能,國內低端大宗產品互相壓價和以“白菜價”出口環硅氧烷的局面可能會出現。因此,把環硅氧烷轉化為高附加值的下游產品應成為產、學、研協同開發的重點。

二是要精準評估大量出口環硅氧烷的利與弊。

大量出口環硅氧烷確實有利于企業增收、國家創匯。但這也有弊端:一方面,國內企業用高能耗的原料硅,辛辛苦苦經過復雜的合成操作得到純凈的中間體,出口換來的僅僅是略高于成本的蠅頭微利;另一方面,跨國公司以戰略眼光,布點在新興市場特別是我國,我國企業卻在直接或間接地為他們低價輸送精料。

三是未雨綢繆及早優化工藝。

2016年和2017年,歐盟委員會兩次試圖將D4提名為《斯德哥爾摩公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雖未獲得成功,但會繼續推動提名工作。如果D4被列入POPs,勢必會使生產和使用環硅氧烷的企業受到很多限制。為此,國內企業要早作準備,以免被動。

四是企業在布局有機硅項目時,應關注產出較高的下游產品開發。

當前,中國有機硅產業的發展到了最關鍵時刻,企業要快速調整結構、轉型升級,使產品精細化,把高質量發展、以質取勝作為主攻方向。

(作者系我國有機硅行業奠基人“三楊一傅”之傅積賚,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院長,出生于1929年,長期從事有機硅相關研究工作。)


合作 QQ:1710522454

合作熱線:15370097369(朱小姐) 18962517333(寧小姐)


?
[ 資訊頭條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